拯救蜀漢走出困境,諸葛亮做了什麽

首頁

夷陵之戰結束後,蜀漢陷入了內憂外患的困境。荊州收復無望、人才流失、4萬士兵損失殆盡;內有南中叛亂不斷,外有孫權虎視眈眈。對於蜀漢來說,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為了讓蜀漢政權盡快的恢復國力,托孤重臣諸葛亮通過一系列措施,歷時6年,將蜀漢帶出困境。經過諸葛亮治理的蜀漢,蜀漢呈現出富強的態勢,百姓據《袁子》記載,
    亮之治蜀,田疇辟,倉廩實,器械利,蓄積饒。

在此期間,諸葛亮做了哪些事,讓蜀漢得以快速復興?我們逐一來看。
閉關息民
夷陵之戰對於蜀漢的國力損耗很大,諸葛亮製定了休養生息的治國方針。據《資治通鑒》記載,
    務農殖谷,閉關息民,民安食足而後用之。
民安食足成了諸葛亮的重要目標,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諸葛亮註重農業生產,鼓勵農桑。
重視農業生產,讓百姓得以溫飽,這對穩定蜀漢國內局勢有利;鼓勵農桑,為百姓創收,蠶絲是做蜀錦的原材料,而蜀錦又是蜀漢創收的重要商品。據《太平禦覽》記載,
    決戰之資,惟養錦耳。
百姓的生活變得殷實,蜀漢便能變得富強。
休養生息
為了保障農業生產的進行,諸葛亮重視水利,設立堰官,對水壩進行維護。據《水經註》記載,
    諸葛亮北征,以此(都江)堰農本,國之所資,以征丁千二百人主護之,有堰官。
除此之外,諸葛亮也重視鹽鐵生產。他親臨生產一線,改良了煮鹽的生產技藝;命令開鑿鐵礦,打造兵器,填補因為夷陵之敗導致的戰略物資耗損。
諸葛亮向來堅持依法治軍、依法治國,揮淚斬馬謖,就是依法治軍、正軍紀的體現。在治國方面,諸葛亮所依靠的不僅僅是立國時製定的《蜀科》。蜀科雖然法令嚴峻,但是諸葛亮通過公平對待、賞罰分明的治理方式,做到讓百姓無怨。據《三國誌》記載,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
諸葛亮通過厲行法治,為蜀漢帶來了很好的社會環境,讓生產大計得以有序進行。
東和孫權
雖然夷陵之戰結束後,孫權迫於曹魏3路伐吳的壓力,讓鄭泉出使蜀漢來恢復盟好關系。但是劉備病逝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在古代,主君新喪向來是一個很好的進攻時機。而孫權確實有不軌的想法,在蜀漢南中叛亂的時候,孫權甚至派劉闡意圖接管益州郡。
為了解決孫權外患, 諸葛亮任用鄧芝出使東吳。結果孫權居然猶豫要不要接見,再次印證孫權曾有趁火打劫的意圖。好在最後,孫權還是接見了鄧芝,鄧芝也出色完成使命,兩國再次達成聯合抗曹的統一戰線。
諸葛亮這一外交舉措,讓蜀漢消除東顧之憂,甚至有了遙相呼應、聯合出擊曹魏的可能性。這為此後北伐中原,奠立了良好的外部環境。
平定南中
南中叛亂在劉備病逝後已經爆發了,但是在諸葛亮閉關息民政治方針下。蜀漢經過了2年的休養生息、以及東和孫權後,諸葛亮才發動了平定南中的戰事。當時南中叛亂以朱褒、雍闿、高定、孟獲為首。諸葛亮兵分三路,擊殺朱褒、雍闿、高定,生擒本地豪強孟獲,使孟獲拜服,一舉平定南中。並且將南中四郡分為六郡,任用南中人士為官,將本地部分豪強遷至成都任官,提高地方的穩定性。
在平定南中後,南中成為蜀漢後方的戰略基地,為蜀漢源源不斷提供戰略物資。
從公元222年夷陵之戰結束,到公元228年第一次北伐,在這6年里,諸葛亮閉關息民、註重生產,東和孫權,平定南中,使蜀漢的國力得到了很大的恢復,為北伐曹魏提供了堅實的基礎。而通過這6年對於各個方向的治理,諸葛亮讓蜀漢從困境中走出,拯救蜀漢於危難之間,充分彰顯諸葛亮傑出的治國才能。


  • 蜀漢對西南地區的征服與治理
  • 從蜀漢身上學到什麽
  • 蜀漢為何不向其他方向發展反而北上
  • 蜀漢為何沒能統一天下,反而最先滅亡
  • 蜀漢皇朝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