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漢對西南地區的征服與治理
首頁
背景
東漢末年,黃巾亂起之後,諸侯割據互相混戰近三十年,逐漸形成了以曹魏政權、蜀漢政權、孫吳政權為主的「三分天下」的並立對峙格局。公元220年,曹操之子曹丕代漢自立,建立魏國,定都洛陽,年號延康。東漢歷史落下帷幕,劉備為延續漢朝,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漢」,年號章武。次年,孫權稱王,國號「吳」,後定都建業。蜀漢章武元年,劉備以替關羽報仇為名,起兵攻打孫吳,結果以猇亭慘敗告終。蜀漢政權因此戰損兵折將,元氣大傷。章武三年,劉備詔諸葛亮至永安托孤,旋即病逝。五月,劉禪即位後,下詔次年改元建興,以諸葛亮為丞相,開府治事。劉備逝世後,幼主劉禪即位,蜀漢政權不穩,加上猇亭之戰的慘敗給本就實力較弱的蜀漢政權以沈重打擊,因此蜀漢西南地區南中一些大姓和少數民族首領如雍闿、孟獲、高定、朱褒等趁機結連孫吳政權,進行叛亂。
雍闿、孟獲等人所據的叛亂地區,如益州郡(今雲南中部和東部)、越雋郡(今四川西南部)、牂柯郡(今貴州大部和雲南東南部)、朱提郡(今雲南東北部)等,地處蜀漢核心政權的巴蜀之南(今為雲南大部、四川西南部、貴州等地),加上由王伉坐鎮未曾叛亂的永昌郡(今雲南西部)五郡合稱為南中。南中地區屬於華夏傳統文化地帶的西南邊緣,山林茂密,道路崎嶇,且多瘴癧之氣,素民風剽悍,叛服無定,少數民族眾多,社會情況復雜,除了一些自漢武帝以來已經進入南中地區的漢族移民外,南中地區主要分布著叟族、昆明族、僰族、羌族、濮族、獠族等少數民族。東漢時南中地區漢族移民內部已經形成一定數量的權勢階層,史稱「大姓」,通常擁有部曲,平日從事生產,戰時充當兵卒,並因受到少數民族文化的影響,逐漸與南中地區少數民族互相融合。這些大姓因自身利益出發對於蜀漢政權的建立持有不同態度:益州郡大姓雍闿、孟獲,越雋郡叟族首領高定,牂柯郡太守朱褒等反對蜀漢政權;益州郡大姓李恢和永昌郡大姓五官掾功曹呂凱等擁護蜀漢政權。
謀劃
雍闿、孟獲等南中大姓的叛亂問題成了蜀漢政權必須解決的課題。對待南中地區,是征還是不征?是軍事征服還是政治懷柔?蜀漢政權內部應進行過長時間的爭議,從建興元年「南中諸郡,並皆叛亂,亮以新遭大喪,故未便加兵」時開始,到「(建興)三年春,亮率眾出征」前,仍有官員不斷納諫。時為丞相長史的王連在諸葛亮即將出征之際還進諫道「(南中)此不毛之地,疫癘之鄉,不宜以一國之望,冒險而行」。南征平叛所需軍事開支巨大,敗則有傷國體,勝則治理困難,因此王連不建議南征。與諸葛亮共事多年的馬謖雖然同意南征,但在獻策之時,並不無擔憂的說道:「南中恃其險遠,不服久矣。雖今日破之,明日復反耳。今公方傾國北伐,以事強賊,彼知官勢內虛,其叛亦速。若殄盡遺類,以除後患,既非仁者之情,且又不可倉促也。夫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願公服其心而已。」諸葛亮采納了馬謖的建議,所以之後方有七擒孟獲之事。
諸葛亮選擇南征還有一層原因,那就是南中叛亂與孫吳暗通款曲,這一行為為蜀漢政權絕對不可接受。劉備病逝之前,南中諸郡就早有不服,趁幼主即位就迅速發動了大規模有聯系的叛亂。益州雍闿、孟獲等「聞先主薨於永安(今重慶奉節),驕黠恣甚」,先殺太守正昂,又將太守張裔押送給孫權,不僅不接受蜀漢方面李嚴的招撫,還聯絡裹挾各族百姓擁兵武裝對抗,並且聯絡孫吳,對吳稱臣,意圖共同反蜀;越雋叟族首領高定、牂柯太守朱褒也叛蜀漢自立。此時,庲降(招撫之意)都督李恢無力對抗叛亂,永昌郡(今雲南西部)府丞王伉及大姓呂凱只能閉境自保。整個南中地區喪失殆盡,形勢岌岌可危。孫吳方面在猇亭之戰大勝之後,與蜀漢關系惡化,早懷有西進之意,於是接受了南中地區的表面臣服,並且任命雍闿為永昌太守,可實際上永昌郡並不是雍闿的勢力範圍,故孫權君臣只是暗懷鬼胎,隱含鼓動南中叛郡襲擾蜀漢後方之意,從而可以從容地坐收漁利。諸葛亮十分敏銳地意識到南中叛亂與孫吳政權相互勾結的危險性和重要性,南中地區的叛亂若是不能徹底解決,不僅掣肘諸葛亮的北伐大計,更嚴重威脅蜀漢政權的後方安危。因此整個建興二年,主政後的諸葛亮都在為南征做著充足的準備,外交方面迅即派鄧芝出使孫吳,因結和親,恢復外交,接回熟悉南中形勢的太守張裔;軍事方面以趙雲為中護軍、征南將軍,做好戰事準備;內政方面在國內勸課農桑,厲兵秣馬,著手南征。
南征
諸葛亮對於南征的軍事部署是有很強針對性的。根據文獻史料中南中地區叛亂規模的情況,南中地區叛軍的實際兵力雖然在文獻典籍中沒有準確記載,但估計實際兵力並不會很多。諸葛亮的南征分為三路大軍,其中東路軍門下督馬忠,率領兵力估計總數在兩千五百人左右,中路軍庲降都督李恢估計兵力也不多,其目的是伺機而動,直插敵後,翻山越嶺,故兵力在一千到兩千人之間。至於諸葛亮所在的西路軍,也即主力部隊,因承擔的軍事任務最為艱巨,需要與實力最強的越雋郡高定直接對壘,甚至還要面對益州郡雍闿、孟獲軍的強力支援,故而西路軍總兵力當在一萬五千人到兩萬人之間。從整個戰役結果來看,諸葛亮以主力部隊直取越雋郡高定所部,證明高定軍的實力和威脅程度超過了益州郡雍闿、孟獲所部,尤其是高定在連續被諸葛亮大軍擊潰兩次之後,仍然可以帶著殘余部隊兩千余人慌忙逃竄。根據古代戰爭的烈度和戰傷比例進行估計,高定軍在開戰時的兵力不應低於五千人。整個益州郡叛軍的數量也至少在六千人,這是因為深入敵後進行穿插襲擾的李恢所部在孟獲帶兵增援高定未曾返回的情況下,差點被占據數量優勢的益州郡當地叛亂的少數民族武裝包圍絞殺,故益州郡雍闿、孟獲所率部隊加上留守的少數民族部族武裝兵力應該超過五千人。而實力最弱的牂牁郡朱褒部隊則被東路軍馬忠迅速殲滅,故分析其兵力戰鬥力不強,人數不多,也應有一千左右。此外,南中地區還有其他一些少數民族部族並未直接參與作戰,反而是在看到實力最強的高定、雍闿失敗後,就根本不願參與作戰了。因此,從南中平叛的戰役規模可以推測整個南征部隊的總兵力大約在兩萬五千人左右,更為關鍵的是歷史上我們今人所熟知的著名大將如趙雲、魏延、呂壹等實際上都未參加這次戰役,甚至連曾經擔任過越雋郡太守的馬謖也在成都留守,亦未參加此次南征。從南征的人事安排上,可以看出諸葛亮對於此次南征的準備並不是打算以舉國之力強勢鎮壓南中地區叛亂,而是精密籌劃戰役部署,精心設置進軍路線,精準安排平叛兵力。
建興三年三月,根據馬謖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之議,諸葛亮親率大軍分三路南征,軍隊從成都出發到僰道(今四川宜賓)後分為三路。東路由新任牂柯太守馬忠率領,所率兵力不多,與實力最弱的朱褒對戰並將其迅速擊敗,後進駐且蘭(今貴州福泉)。中路為庲降都督李恢,在益州當地與昆明、叟等少數民族激戰,深入襲擾雍闿、孟獲的大後方,切斷孟獲援救高定軍的退路,最終進抵滇池。西路則由諸葛亮親自率領大軍直指越雋郡,進攻實力最為強大的高定,此時高定軍主力主要集中於旄牛(今四川漢源縣南大渡河南岸)、定筰(今四川鹽源縣)、卑水(今四川昭覺縣)一帶,諸葛亮意圖速戰速決,為了將叛軍主力吸引出不適宜蜀軍作戰的茂密山林,於是他在大軍到達卑水地區後,按兵不動,停止前進,任由叛軍向卑水地區集中,以便以逸待勞,一勞永逸地徹底消滅叛軍。果然,雍闿、孟獲為避免李恢軍的襲擾,拋開李恢意圖直接援助高定,並計劃與其會合,但在雍闿、孟獲軍進入高定的越雋地區後,雙方竟然發生矛盾沖突,雍闿被高定部下殺死。南中叛軍內部發生了內訌,又無意間打亂了諸葛亮欲要把叛軍聚而殲滅的軍事部署,雍闿被殺後,孟獲軍投鼠忌器,故而停止了向卑水地區的增援行動。諸葛亮眼見自己原定的軍事計劃已經不能進行,於是果斷在卑水地區進攻高定所部,並很快將其擊敗。雙方在卑水大戰之後,高定倉皇退卻,後撤至邛都(今四川西昌市)一線準備繼續抵抗,然而又被緊追而來的諸葛亮大軍再次擊敗,邛都也被蜀漢政權收復。高定帶領殘部兩千余人負隅頑抗,但已經是窮途末路,不久後,高定軍殘部被諸葛亮大軍迅速平定,高定被殺。至於孟獲軍方向,因為雍闿被殺後其余部歸孟獲率領,孟獲實力反而比開戰前有所增強,並且為了躲避蜀漢大軍的鋒芒,開始向益州郡大本營撤退。孟獲作為當時南中地區的少數民族大姓首領,深受夷漢百姓信服。雍闿在叛亂之初,並未得到少數民族各部族首領的服從,為獲得南中各部族的支持,雍闿便招攬深為夷漢信服的孟獲,令其前往遊說各部族,孟獲對各部族首領說:「官欲得鳥狗三百頭、膺前盡黑,蟎腦三,斷木(斲木)構三丈者三千枚,汝能得不?(官府想要黑狗三百頭,而且胸前都要是黑色,還要蟎腦三千斤、三丈長的斷木三千根,你們可以拿出來嗎?)」黑狗、蟎腦本來便難找,而其斷木(斲木)因十分堅硬,樹幹彎曲,不可能長到二丈長,夷人便相信孟獲,對蜀漢大感氣憤,加入叛軍。由此也可以看出孟獲是耍了手段欺騙了少數民族首領,各部族起初並不願加入叛亂,但是至少可以表明他們對孟獲還是十分信服的。諸葛亮為徹底剿滅叛亂,迅即率軍追擊孟獲所部。諸葛亮在追擊孟獲的過程中,途徑今四川西昌、會理,渡過金沙江,聽說孟獲深為當地人所信服,便想通過生擒迫使他歸順,從而達到收服南中民心的目的。五月,大軍渡過瀘水,與孟獲軍激戰,並成功俘虜孟獲,諸葛亮帶他到營陣觀賞,問他覺得蜀軍如何,孟獲回答他:「向者不知虛實,故敗。今蒙賜觀看營陳,若祇如此,即定易勝耳。」 諸葛亮誌在北方,又要徹底降服南中地區,便用馬謖「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之策,要孟獲心服口服,因此便笑著將他放走再戰。其間,諸葛亮對孟獲「縱使更戰,七縱七禽」,最後「獲止不去,曰:『南人不復反矣』」。孟獲在雲南境內被數次擊敗,認清了自身力量根本不足以與整個蜀漢政權相抗衡,同時也看到諸葛亮真心招撫的意圖,故而在屢戰屢敗後選擇歸降諸葛亮。孟獲軍被成功降服之後,諸葛亮所率領的西路軍最終抵達滇池與李恢會師。建興三年十二月,諸葛亮率領大軍經由今貴州西北,由僰道返回成都。
南中地區時置五郡,實際上只有越雋郡、牂牁郡、益州郡、朱提郡四郡參與了叛亂,而唯一沒有參與叛亂的永昌郡,則是因銅價為「章武初,郡無太守,值諸郡叛亂,功曹呂凱奉郡丞蜀郡王伉保境六年」。盡管雍闿曾被東吳政權遙相任命為永昌太守,但是其沒有機會能夠進入永昌郡。南中叛亂以益州郡雍闿為首叛,越雋郡高定為反叛勢力最強,孟獲為雍闿一部屬,其三人最後的結果截然不同,雍闿、高定為大姓,本為蜀漢政權官員,卻連結孫吳謀圖叛亂,為諸葛亮所不能容忍。孟獲為少數民族頭領,「為夷、漢所服,(諸葛亮)募生致之」,招撫穩定南中地區夷漢百姓,所以諸葛亮結合馬謖的「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之議,才可對孟獲「縱使更戰,七縱七禽」,最終「獲止不去,曰:『南人不復反矣』」。 實際上,諸葛亮不僅只對孟獲擒而復縱,對於其他一些願意歸順的少數民族首領也采取了招撫的政策,並且對資助大軍平定叛亂的一些土人首領亦進行了相應的封賞。在諸葛亮追擊孟獲的過程中,他給了僰族首領酋長封號,當地僰族人民也接受了勸導,從山上遷居到平緩地區,建立城邑從事農業生產。
治理
建興三年三月,諸葛亮率軍出征,當年十二月即返回,整個南中平叛用時不足九個月。大軍撤出南中後,南中地區只有長期保持穩定不再發生叛亂,才可為全力北伐解除掣後顧之憂。諸葛亮在南征前就對如何治理南中有所籌劃:「若留外人,則當留兵,兵留則無所食,一不易也;加夷新傷破,父兄子喪,留外人而無兵者,必成禍患,二不易也;又夷累有廢殺之罪,自嫌釁重,若留外人,終不相信,三不易也;今吾欲使不留兵,不運糧,而綱紀粗定,夷、漢粗安故耳。」諸葛亮不打算在南中地區屯駐大軍守備,其原因一是糧食難以供給,二是避免駐軍與當地夷漢百姓發生矛盾,三是為取得當地夷漢百姓信任。
為達到徹底收服南中地區民心、夷漢和諧相處的目的,諸葛亮在政治方面確立綱紀,重新謀劃南中郡治,將原有南中地區五郡改為越雋、永昌、雲南、建寧、朱提、牂柯、興古七郡。諸葛亮將一些忠於蜀漢的南中大姓任命為官,如李恢、呂凱分別為建寧、永昌太守,加強對地方聯系,還將一些曾反叛但又重新歸降的大姓,如孟獲等收歸朝廷為官,以對地方進行挾製,對於其他一些少數民族首領予以承認封賞,確認其對當地的統治。經濟方面,諸葛亮在南中地區勸農耕植,發放谷種,教民紡織,大力發展生產,令當地駐軍大興屯田,還取得了一些鹽井和礦山,並設官管理經營。軍事方面,蜀漢政權遷移南中地區各部族一些精壯士卒及青羌士兵到蜀漢內郡,分置為五部,號為「飛軍」,他們在作戰過程中表現的非常勇猛。朝廷只將一些篩選後留下的瘦弱士卒,配給南中焦、雍、婁、爨、孟、量、毛、李等當地大姓為部曲,設置五部都尉,號為「五子」,所以後世南中有四姓五子的說法。夷人本身就十分剛毅、鬥狠,與大族、富豪關系很差;蜀漢便勸大族捐出金帛,聘請夷人作部曲,聘請多者就可世襲官位,這樣朝廷既得到了富戶的錢糧,也安定了少數民族的人心。於是夷人漸漸臣屬於朝廷,朝廷也建立起夷漢並列的部曲。以上措施對南中地區穩定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
余緒
諸葛亮南征後,南中部族上貢的金、銀、丹、漆、耕牛、戰馬等,給蜀漢軍費以供給,使國家財政有所富裕,也為諸葛亮北伐提供了戰略物資。隨後,南中地區依舊時有反叛,但像建興初年那種大規模的地區性動亂不再出現。相較東漢時期,南中已經相對平穩,但孟獲所說的「南人不復反矣」的局面並未完全實現,僅《三國誌》載《李恢傳》:「軍還,南夷復叛,殺害守將」,李恢討平;《後主傳》:「(建興)十一年,南夷劉胄反,將軍馬忠討平之」;《馬忠傳》:「忠率將太守張嶷,開復舊郡」,《張嶷傳》:「平南事訖,牂柯興古獠種復反。忠令嶷領諸營往討」;《霍峻傳》:「(霍峻)子弋……永昌郡夷獠,恃險不賓,數為寇害。乃以弋領永昌太守,率偏軍討之。」諸葛亮南征大軍撤出後,南中地區屢有反叛,李恢、呂凱等竭力維持南中穩定,不能徹底解決叛亂問題,直到馬忠任庲降都督,張嶷任越雋太守,霍弋任永昌太守後,南中終於徹底安定,此時距離蜀漢滅亡也時日無多了。
南中被徹底征服的原因在《張嶷傳》中可見端倪。軍事上,張嶷對不願降服的少數民族首領魏狼先「生縛」後「解縱」,「使招懷余類」,並拜其為官,令其安土供職;對於降而復叛的少數民族首領冬逢、隗渠兄弟殺而無赦,但對其家屬甚為寬宥。張嶷的這種做法令諸種「多漸降服」、「諸種皆安」,以至於在收復郡城進行修繕的過程中,少數民族百姓不分男女都來幫忙。經濟上,張嶷對少數民族首領「殺牛饗宴,重申恩信」,極力籠絡,將鹽鐵礦收歸郡中,於是「器用周贍」,張嶷還積極與少數民族首領盟誓,開通牦牛絕道,恢復古時亭驛,交通開辟,加強了夷漢聯系。張嶷在郡十五年,越雋郡安定未有動亂,在其去成都赴任時,當地夷漢百姓居然扶著官車落淚哭泣,過牦牛邑,邑君繈負迎送至蜀郡邊界,等到張嶷到達成都時,隨行朝貢的少數民族使者達到百余人。延熙十七年,張嶷在與魏軍交戰過程中陣亡,消息傳到南中,夷漢百姓「無不悲泣,為嶷立廟,四時水旱輒祀之。」
今人常以為諸葛亮在治理南中之時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尤其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之後,徹底降服了蜀漢西南地區,「南人不復叛矣」,但這應是後人將一些功績附麗於諸葛亮身上的結果。然而,諸葛亮真正的誌向,還在於北伐,對於南中,不過是為解除北伐的後顧之憂罷了,故南中平叛在歷史文獻《三國誌》中僅有一些簡略記載。建興五年,諸葛亮率大軍北伐,比起他的南征——七擒孟獲來看,諸葛亮北伐之誌異常堅決,用時之久,耗費之巨,其戰爭規模是南征遠遠所不及的。諸葛亮對南中征服平定是有功的,七擒孟獲是其南征過程中招撫當地夷漢百姓的一種手段,南中地區不復再叛的治理之功應首屬張嶷。
蜀漢皇朝 , All Rights Reserved